孙进(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招专业:100702药剂学(博士)、1008中药学(博士)、086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100702药剂学(硕士)、1008中药学(硕士)、1055药学(药剂学方向)(硕士)、1056中药学(硕士)、107204纳米生物医学
办公电话:
E-mail:sunjin0529@aliyun.com
教育经历:
1999年——2001年 北海道药科大学 药剂学 联合培养博士
1998年——2002年 沈阳药科大学 药剂学 博士
1996年——1998年 沈阳药科大学 药剂学 硕士
1992年——1996年 安徽中医学院 药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02年——2004年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药剂学讲师
2004年——2011年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药剂学副教授
2011年——至今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药剂学教授
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
1.《药物转运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
2.《口服药物吸收与转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
3.《纳米粒给药系统》主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
4.《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副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5.《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副主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6.《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6年
7.《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
8.《莪术油的现代研究与应用》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人才称号:
1.教育部国家级特聘教授;
2.中组部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实验室中方主任;
6.辽宁省“药用辅料与包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7.辽宁省优秀专家;
8.辽宁省特聘教授;
执教课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 主持/主讲 ,沈阳药科大学
社会兼职:
2021.1--至今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副主编 IF 9.27
2022.1--至今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编委 IF 11.47
2018.8--至今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1--至今 辽宁省“药用辅料与包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2014.1--至今 沈阳市生物药剂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1--至今 《中国药剂学杂志》编委
2014.1--至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委
2012.10--至今 《中南药学杂志》编委
方向一:纳米药物的研究;
方向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
方向三: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
孙进教授课题组依托药剂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科研工作,是一支以孙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3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博士后为骨干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我国高端制剂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面临的多个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研究团队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生物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形成先进递药系统设计与评价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目前已推动多项研究成果转化和上市。
团队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子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辽宁(本溪)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子项目,省市级项目若干项。目前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 Medicine、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Boimaterials、Small、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Journal Control Release等发表论文107篇,其中IF>10论文45篇,H指数49,总引用量超6411次,单篇最高被引267次,5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智能响应型小分子前药自组装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成员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HjkUcopHN22ANE4HH0AAkQ
1.基于凋亡小体提升纳米药物肿瘤深部渗透策略及其相关递药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编号82273874(负责人)
2.肿瘤微环境智能响应型仿生同源二聚体前药纳米递送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课题编号2022YFE0111600(负责人)
3.纳米人工杂合生物系统的化学元件构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编号2021YFA0909901(负责人)
4.阿霉素负载的杂化生物体级联提升瘤内活性氧并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编号82073777(负责人)
5.新型肠道OCTN2靶向的程序化生物激活的吉西他滨亲脂化载体前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81773656(负责人)
6.靶向肠道上皮细胞顶侧OCTN2转运体口服高效纳米粒的构建及其对OCTN2活性调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81473164(负责人)
7.In silico/In vitro偶联ACAT生理模型筛选药物及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81173009(负责人)
8.靶向肠寡肽转运蛋白去羟肌苷口服前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30973588(负责人)
9.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药物,2011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10.环糊精包合技术,2009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发表时间 | 论著(论文)名称 | 发表载体 | 论著(论文)作者 |
2025年 | Cancer Cell Membrane-Coated HomodimerProdrug Nanoassemblies to Simultaneously Deliver Prodrugs and lmmune Adjuvants forCombined chemo-lmmunotherapy | ACS Nano IF 16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5年 | Engineered platelet-derived exosomalspheres for enhanced tumor penetrationand extended circulation in melanomaimmunotherapy | APSB IF14.7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5年 | Engineered cytomembrane nanovesicles trigger in situ storm of engineered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ascade tumor penetration and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 Nano Today IF 13.2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4年 | Oral Microto-Nano Genome-Editing System Enabling Targeted Delivery and Conditional Activation of CRlSPR-Cas9 for Gene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ACS Nano IF 15.8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4年 | Carbon-Spaced Tandem-Disulfide Bond Bridge Design Addresses Limitations of Homodimer Prodrug Nanoassemblies: Enhancing Both Stability and Activatability | JACS IF 8.6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4年 | Cascaded multi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dimer-engineered nano-modulator enabling spatiotemporally adaptabl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in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 Nano Today IF 13.2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Gas therapy potentiates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luminogen-based photoimmunotherapy of poorly immunogenic tumors through cGAS-STING pathway activatio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子刊IF 16.6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Satellite-Type Sulfur Atom Distribution in Trithiocarbonate Bond-Bridged Dimeric Prodrug Nanoassemblies: Achieving Both Stability and Activatability | Advanced Materials IF29.4 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Biomimetic nanovaccine-mediated multivalent IL-15 self-transpresentation (MIST) for potent and safe cancer immunotherap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子刊IF 16.6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Engineered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encapsulating oncolytic adenoviruses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ancer virotherapy by augmenting tumor cell autophag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子刊IF 16.6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Micro-to-nano oncolytic microbial system shifts from tumor killing to 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s remolding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 | Advanced Materials IF29.4 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3年 | Self-Adjuvanting Polyguanidine Nanovaccin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 ACS Nano IF 17.3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4年 | Tetrasulfide bond boosts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dimeric prodrug nanoassemblies | Cell Reports Medicine Cell子刊IF14.3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1年 | Apoptotic body-mediated intercellular delivery for enhanced drug penetration and whole tumor destruction |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子刊 IF14.96 | 单通讯作者 |
2020年 | Trisulfide bond-mediated doxorubicin dimeric prodrug nanoassemblies with high drug loading, high self-assembly stability, and high tumor selectivity |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子刊IF14.96 | 单通讯作者 |
2022年 | Prodrug nanoassemblies bridged by Mono-/Di-/Tri-sulfide bonds: Exploration is for going further | Nano Today IF 18.96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2年 | Emerging photodynamic nanotherapeutics for inducing immunogenic cell death and potentiat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 Biomaterials IF 15.30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1年 | Erythrocyte membrane-camouflaged carrier-free nanoassembly of FRET photosensitizer pairs with high therapeutic efficiency and high security for programmed cancer synergistic phototherapy | Bioactive Materials IF 16.87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1年 | Bacteria-mediated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Small Microbiome Have a Big Hope | Nano-Micro Letters IF23.65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2020年 | Nanosponges of circulating tumor-derived exosomes for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inhibition | Biomaterials IF15.30中科院一区 | 主要共同通讯作者 |
专利保护期 | 专利名称 | 授权国家 | 专利所有者 |
2021.03 -2031.03 | 高尔基体与基因工程外泌体杂化膜包被的维甲酸原位喷雾水凝胶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21.06 -2031.06 | 脂肪酸/脂肪醇-抗肿瘤物质前药及其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9.09 -2029.09 | 谷胱甘肽抑制剂-光敏剂共组装纳米粒及其构建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9.06 -2029.06 | 白蛋白结合型近红外荧光染料-马来酰亚胺共轭物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9.11 -2029.11 | 阿霉素-吲哚菁绿仿生纳米颗粒及其用途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8.10 -2028.10 | 氧化还原双敏感键桥连小分子前药及其自组装纳米粒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8.02 -2028.02 | 主动定制白蛋白冕的药物传递载体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8.06 -2028.06 | 二氢青蒿素修饰的药物传递载体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8.03 -2028.03 | 白蛋白结合型吉西他滨前药及其合成和应用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2018.03 -2028.03 | 光敏剂-化疗药“光化一体”小分子前药及其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 | 中国 | 第一所有者 |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 邮编:110016
©2016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