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课题组

李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招专业:100706药理学(博士)、1007Z2天然药物化学(博士)、100706药理学(硕士)、1007Z2天然药物化学(硕士)、1055药学(药理学方向)(硕士)、1055药学(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硕士)

办公电话:024-23986463

E-mail:2022041@fjtcm.edu.cn

导师简介

教育经历:

1. 2010.3-2013.4,霍华德修斯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2. 2009.6-2010.2,博士后,美国布朗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3. 2004.9-2009.5,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分子生物、细胞生物和生物化学系;

4. 2001.9-2003.8,硕士,美国东北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

4. 1997.9-2000.7,硕士,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5. 1994.8-1997.8,助教,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工作经历:

1. 2022.12-至今,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院;

2. 2015.10-至今,沈阳药科大学,PI,教授,无涯创新学院;

3. 2015.10-2017.12,沈阳药科大学,院长,中药学院;

4. 2013.5-2022.12,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生物药学系主任,同济药学院;

人才称号、社会兼职等:

1.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3.中国中药学会中药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中药化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高新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评审专家;

5.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基金评委、湖北省经委生物医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评审专家;

杂志任职:

1. Acta Materia Medica杂志执行主编;

2. Zoonoses杂志副主编;

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编委;

4.《药学研究》杂志编委;

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

1.《中药化学》(第一版,十四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主编;

2.《中药药理学》(第三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3.《药理学》(第三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4.《微生物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5.《药理学实验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委;

6.《药理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委;

执教课程:

创新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策略,主讲,沈阳药科大学;

结构药理学,主讲,沈阳药科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导师)

研究方向一:多模态数据驱动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二: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设计与发现、创新靶向抗肿瘤药物发现,小分子靶向降解技术(Protac)

导师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含科研获奖等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结构药理学和靶向降解组学的闽台道地中药抗结直肠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研究”,基金编号No.U24A20784。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重点专项“结核菌新型毒力因子调控免疫反应的机理”子课题,基金编号No.2022YFA1303500-002。

3. 重大新药创制十三五重大专项,“耐药菌防治药物品种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课题“抗耐药结核菌药物发现的关键技术与品种研究”,基金编号No. 018ZX09721001-004-007。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项目,基于维药阿里红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精准治疗药物发现,基金编号No.U180312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靶向抗肿瘤候选药物TOPK激酶抑制剂的筛选、设计和活性评价, 基金编号No.81773637。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结核杆菌代谢关键酶DprE1结构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筛选、设计和活性评价,基金编号No. 81473254。

代表性论文(导师)

1. Wu YL#, Yang YY#, Wang W#, Sun DJ, Liang J, Zhu M, Li H*, Chen LX*. PROTAC Technology as a Novel Tool to Identify the Target of Lathyrane Diterpenoid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2, 12(11): 4262-4265 (IF 14.7)

2. Wu C#, Liu Y#, Yang Y#, Zhang P, Zhong W, Wang Y, Wang Q, Xu Y, Li M, Li X*, Zheng M*, Chen LX*, Li H*.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SARS-CoV-2 and discovery of potential drugs by computational method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0, 10(5): 766-788. (IF 14.7, 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

3. Liu Y#, Xu W#, Li MX, Yang YY, Sun DJ, Chen LD*, Li H*, Chen LX*.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inhibitors of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 in cancer.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3, 13(4):1438-1466. (IF 14.7)

4. Chen J#, Feng DS#, Zhu R, Li H*, Chen LX*, Advances in KEAP1-based PROTACs as emerging therapeutic modalities: Structural basis and progress, Redox Biology, 2025, 85: 103781. (IF 11.9)

5. Zhang KX#, Ha YH#, Gan YX#, Liu Y, Liu J, Chen LX*, Li H*, Self-assembled dual-targeting nanoplatform for synergistic photodynamic and PROTAC-mediated metabolic starvation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520:165815. (IF 13.2)

6. Lei K#, Gu X#, Alvarado AG, Du Y, Luo S, Ahn EH, Kang SS, Ji B, Liu X, Mao H, Fu H, Kornblum HI, Jin L*, Li H*, Ye K*. Discovery of a Dual Inhibitor of NQO1and GSTP1 for Treating Glioblastoma.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0, 13: 141. (IF = 28.5)

7. Liang J#, Tian JD, Zhang HD, Li H*, Chen LX*. Proteomics: An In-Depth Review on Recent Technical Advan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ine.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2025. (IF 10.9)

8. Zheng MZ#, Zhang QZ#, Zhang CL#, Wu CR, Yang KY, Song ZR, Wang QQ, Li C, Zhou YR, Chen JC*, Li H*, Chen LX*. A natural DYRK1A inhibitor as a potential stimulator for β-cell proliferation in diabete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11: e494. (IF 10.6)

9. Zheng M#, Wu C#, Yang K, Yang Y, Liu Y, Gao S, Wang Q, Li C, Chen LX*, Li H*. Novel selective hexokinase 2 inhibitor Benitrobenrazide blocks cancer cells growth by targeting glycolysi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21, 164:105367. (IF 9.1)

专利:

1. 同时诱导EGFR和PARP蛋白降解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202110170636.0

2. 一种冠状病毒主蛋白酶3CLpro 抑制剂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110534100.2

3. 一种基于Cereblon配体诱导SHP2蛋白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化合物. 专利号:ZL202011430267.6

4. 三氮脒在制备弗林蛋白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2011023513.6

5. 千金二萜烷分子拼合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号:ZL 202111239445.1

6. 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号:ZL 202011460184.1

人员信息:

团队目前有2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博士后、在读博士10余人,硕士生50余人,形成了富有创造力和挑战精神的可持续创新学术梯队。

教授:李华教授、陈丽霞教授

副教授:孙德娟副教授

博士后:刘洋、杨月影、徐阳

博士:庞晓静、张娜、朱瑞、梁静、朱曼、宋昊泽、张芷若、张青青、王秀丽、张智琦、张荻

硕士:赵怡然、高彬原、吴泰霞、甄嘉雯、哈艺涵、王越、杨子怡、苏奕威、张开甲、沈逸琳、岳亚鹏、李冰洋、高鑫怡、刘文珍、李进涛、栗阳、肖伊婷、金成武、杨秦、李青梅、张薇莉、王峥、王云蓉、李梦洁、王萍萍、孙欣怡、许少婷、陈静、田俊丹、孙铭敏、朱杏出、李一星、胡清源、倪童、马婧妍、谭会芳、郭育汀、黄卿、闫红伟、林恩、甘雨欣、李一鸣、缪徐蓉、张秋红、刘颖、任凌霄、林霏、刘斌、刘阳、郑雯清、吴泓旭、王正一、胡启波、孙晨、罗倩、孙磊

具体研究生培养及科研情况,请关注课题组公众号:

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徐阳参加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药学分会中药学科博士论坛并参加口头汇报

实验室承办AMM杂志创刊两周年暨第二届"我药发现"国际创新药物研发高峰论坛

李华教授作为AMM杂志执行主编在“AMM药学前沿论坛系列-靶点结构生物学与药物发现”报告《Introduction of Acta Materia Medica-药物发现是生物医学的永恒挑战》

陈丽霞教授在“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了题为《基于PROTAC技术的天然产物作用靶点和机制研究》的报告

梁静博士参加福建省化学学会2024年会,并做学术报告

实验室建设进展:

实验室已经成功建立了小分子药物设计、合成、体内外活性评价、机制研究;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等一系列创新药物发现的临床前评价所需的实验平台。包括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人工智能药物筛选和设计平台、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平台、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平台、药理学研究平台、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研究平台等。技术平台涵盖有机合成化学、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与药物分析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计算机虚拟筛选与辅助药物设计、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酶动力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药物靶点筛选和表型筛选、药效学活性和毒理学评价等创新药物(中药)发现的临床前评价各个环节,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  邮编:110016

©2016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 版权所有